記憶: 評論
Lotus
雖然節奏很慢,是不錯的藝術片。最後在 2:00:00 有太空船驚喜!
樂事原味洋芋片
祝大家新年快樂!順便求個讚啦
寒枝雀静
A / 很难想象阿彼的作品里出现哭泣的主人公,也极少在其中捕捉到人物短促锐利的动作。但《记忆》里斯文顿的身体却如朽坏的机械一般:被设定程序(诅咒)后闪避,循着秘密的源头弯折,检视实验般低垂、探测,当然还有故障时的震颤、皱缩与修复。这些芒刺般的微观动作积聚将她变为声波的载体,最终在关于爱、恐惧与破坏的通灵中爆破。此刻的眼泪真正成为断裂的引线,把这个埋得最深的两段对照故事肢解开来,也将异国的梦魇折叠到类似死亡的“纯粹”睡眠中——可能是最悲戚的阿彼作品,竟是记忆-幻觉-症候/疾病的不可治愈。
落地麦子
卡尔维诺说过,“人类正在失去一个基本天赋,就是闭上眼睛就把视域聚集起来的能力”。阿彼察邦的电影,就是把人类消失已久的睡眠从网络和设备上解救出来,恢复做梦的能力,进入一种静止和无用的时间状态。然后,打开心理感受和身体知觉能力,你会听见风摇曳树叶的声音,吹过崇山峻岭的声音,雨打在芭蕉上的声音,落在大地和泥土里的声音。与此同时,连接起祖先远古的记忆,昏昏欲睡的感觉不时来袭。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反24/7体制的电影,是医治人类文明的一剂良药。
LORENZO 洛伦佐
不好评价,只能说声效玩得很高级,最后的视觉特效也很牛,但其他的就有点不明就里了。
DeadVolcano
所以怎么有人觉得用一些塞满意象的排比句解构一下阿彼察邦展现的元素就是看懂了影片啊?这些毫无逻辑的影像碎片值得被解读因为他是阿彼察邦?睡晕几次醒来看到丛林里飞起的宇宙飞船我倒真的有被笑到。
michaelmas
哥伦比亚宇宙探索编辑部,音效完全取决于隔壁放映厅正在演啥
censored dump
4.5/5 at 陆中百丽宫LUXE。真是治愈,困得也很舒服,就好像睡意朦胧时也有什么汩汩流入你的脑海,影片像一场听觉按摩,同时也是巫术,元电影的,埃尔南的再现化身人形磁带(睡觉如暂停),将一切记取为可播放的声音,想象盲人看那场戏就如同FM调频,这种肉身的媒介化,让人想到那些“荒野鬼影”的传说,也是对电影的自指,伯格曼说的纪实或梦幻,是如何两极同归,像莫比乌斯带一样连成大银幕的光,我们多久没有这样“谛听”风吹水流、鸟鸣猿吼,甚至只是振翅?自然的丰饶让造物同时成为自己,以及彼此交汇的通道,无论隔着多少时间或语境(头骨穿孔在商朝人祭中也有),最精致的电影最精心对待感官,就好像放映不只是放映,也是用我们录下一段时光。
TWY
正如德罗寞曾经就《幻梦墓园》而写道的那样,我们如乐器一样被电影演奏了,但对于阿彼察邦的这部作品,被演奏的应该不仅是观众,首先是影厅自身:银幕,音响,墙壁,座位,和放映机的光所穿过的,它中央的空间。随着斯文顿脑中的巨响逐渐现形出它原始的波长,它同样首先引发了影厅的振动。埃尔南在混音台上对声音的轻抚,突然间让我们以为,自己正在看向银幕后方的对岸,好似镜头前的调音师正在亲自对我们的影厅进行校准。一部杰作让我们对这个匿名的场地产生了身体的反应:不只是我们的反应,我们了解并感受到了电影院的反应,这个沉睡在麻木影像的场所从昏迷中醒来了。
SaynomorE
装置艺术,概念艺术。通过触碰物体和人听到声音获取不存在于此处的记忆,那么每个人每个物品都紧密相连了
:)Silhouette
细数阿彼察邦:1.戛纳生动诠释“人们一进去就睡觉,结尾就疯狂鼓掌”2.哪部让你最看不懂,但睡得最神性完满,哪部就该是金棕榈 3.天然白噪音、雨林asmr,让前面的大爷睡得口水流满了半个口罩,醒来直喊bravo!4. 外星飞船一起飞,我和朋友大受震撼,互掐大腿疯狂憋笑
冰红深蓝
1.一场细碎而宏丽的灵性体验,融贯了个体与宇宙、洪荒与未来。片头两场即妙到毫巅,暗夜里似梦似真的巨响,揭开声响与音源分离的多形式呈现的序幕:幽魂激发的汽车警报的此起彼伏与渐次消隐(缓慢前推长镜),录音室里用现代技术分解—重组逼近并复制声音,及至以身体作为容器/天线接收并还原回忆的声音之流。2.阿彼察邦继续探讨梦境、睡眠(如无梦无气息的睁眼沉睡)与疾病,但首次大幅聚焦都市空间及其中的异托邦(博物馆、图书馆、考古所等),后半段则重回自然丛林里的乌托邦异质空间,哥伦比亚至终成了泰国的同分异构体。3.开放通透的空间(窗户-绿叶)与通灵感应的音流真正契合了物我合一之境,UFO与收尾空镜启示出既隐又显的存在之澄明。4.细微的光影变移&隧道里的挖掘图景。5.暧昧记忆与神秘现实:既死又活的牙医与变身的埃尔南。(9.0/10)
妖灵妖
左纳乌遗迹探索
西楼尘
头骨埋在隧道里不腐,花卉放在冷柜中永存,牙医在口述里消失,调音师在记忆里活着。通过隐身和仪式可以和外部断绝交往,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和丛林产生联系。药片和酒是重要的发明,电视和电影是无用的工具。你是天线我是硬盘,你读取我的记忆听到巨响,你是时间我是飞船,你穿过不同时空感知我的苦难。
耐观影-Xavier
# 74 Cannes# 没看懂,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是半梦半醒的状态,然后出来一交流发现大家都没看懂,就放心了
徐若风
4.5 纯视听情境的“声音-影像”之实例。从泰国转向哥伦比亚的背景下,电影文本中在地的历史与故事性相对减弱。邦哥更多是在影像语言上展开探索,把声音中的“政治暴力”做精神传递/媒介的感知化:感知一种“幻听”中创构出的时空“异世界”。他身上电影与当代艺术的两条线索,彻底汇聚的一部作品。 /【2023影院二刷】如果说电影-影院的发明,就是在一个黑暗的场所,两个小时的短暂时间里,让我们大脑的意识流被影像流所占据(读取-被读取);那么《记忆》就是重新复刻了这一视听逻辑,告诉我们一个人、甚至一个国族的一生,可能都是由几段声音所承载的记忆构成。这些记忆如媒介般被读取,跨越时空,终究连通向了当下世界的经验。尤其片尾那轰隆隆的雷雨声,此时闭眼,会收获别样的体验感。
ScusaMi
Unbearable elaborated nonsense
dorayaki
邦——邦——邦 #Cannes2021
陀螺凡达可
通过声音系统构建了独立于影像之外的另一个维度,并在这个维度中去叙述、挖掘和表达,而影像则延续了在现实情景中营造梦境、鬼魅般的超现实氛围(斯文顿如同外星人般的存在、梦境回忆和现实交错)当这两层维度交织重叠在一起,一切也都随之交融,界限不再,便诞生了全然沉浸且超脱的电影体验。
Mr. Infamous
在严重失眠的清晨打开《记忆》,第一个镜头就接收到了被睡梦拒绝的女人。在清醒与混沌之间游走,幻觉、梦呓、旁述、映像四面八方折射着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讯息,真假虚实照单全收,错综复杂,支离破碎,而人如导线,总想读取匹配的硬盘,了解这时空的遗迹跟预言,不只是解惑,更加是把身心性灵都打通,用一种混凝土撞下的圆融金属声,宣示杂音屏退,诸神到位,空谷幽兰,万物苏生。Swinton真是万能,可以完美契入任何语境。(竟是第一部制片国家包括哥伦比亚的电影)
JJJJervis
想给零分。影评里没有一个人能讲清这部片子的内容,全都在聊导演的经历,重述个别场景的样貌,几乎等于放屁。
拧发条鸟
#NYFF59# 一场疯狂的实验,阿彼察邦用影像和音效各拍了一部电影,影像是稍纵即逝的短片,音效是无穷无尽的长片。知道大Joe哥有爱玩五毛小特效的习惯,但是真出来的时候还是笑出了声:这飞碟也太科长了吧?再一看片尾字幕赫然写着"Associate Producer: Jia Zhangke" :)
嗶嗶嗶大大大
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拍。
天马星
有人相信世界上存在另一个自己,有人对经历的事情存在既视感,有人的记忆则存在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些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就如同阿彼察邦的电影一样,在影片里他找到了与泰国相似的哥伦比亚,却又让外国女人如游子一样漫步异国,直到谜一般的声音出现,这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便从人类层面上升到了宇宙层面,于是乎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出来:那些感觉游离世界之外的人,是否是来自星星的游子呢?
失意的孩子
8.0 或许现代世界的文明、科技、进步才是一场幻觉,人们试图用音效去逼近声响,用考古去挖掘历史,用药片去驱除症候,然而在这神秘的、古老的、根源的混沌面前,一切都只能触碰到表皮,反而是那些水声、虫声、雨声、雷声更接近核心,后半段近乎沦陷,130分钟的电影体感上只有90分钟,台词说什么也看不进去,静静地走神放空。
Lies and lies
如同进入《综合症与一百年》结尾之管道,虹吸般的声音不断引我们向空间之纵深,时间之纵深。是打桩,枪击还是破颅之音,所有具身的痛苦被证实为远古洪钟的回响,因而得到净化。抛弃了幽默,也没有了种兰花的闲暇,《记忆》有巨大的迫切。当巨响不再,人们在云下怅然,漠然的雨降下,不再有甜蜜的祝福。
德小科
百万级音效和一贯的固定机位长镜头编织出一个湿漉漉的迷梦,打通前世/今生-历史/现实-真实/虚幻的联结,阿彼察邦让记忆掷地有声。“听到即看到”,他让静止的影像有了通感的魔力,也再一次的让人能用全新的视角去拥抱这个世界。
Fleurs.哼哼
他的画面语言下总让我感觉南北纬10°12'35″左右是人与神最接近的地带。 在炙热的阳光与绿植的阴翳下,隔开了东西南北,宗教分离,黑色白色,语言樊篱,宗族隔阂,民族国家,地月银河~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的一切都是大音希声的巨响和萧瑟
LOOK
脱离了南传佛教哲学母体,想象拉美的听觉神秘主义美学,说得难堪一些不过是“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脑补一切的跳大神玄学。个人觉得这是阿邦哥迄今最空洞的一部影院作品。 2.5
白斬糖
十星也不够给,数次看到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心中却被喜悦攫紧。我们有多长时间暗自渴望着这样的电影,渴望在一个黑匣子里因为吸纳了全世界而感到平静,渴望在巨大的做梦机器中发觉另一个生灵的呼吸栩栩如生。我们知道存在的单调,知道和他人心意相通是徒劳,所以在阿彼察邦这里,当你意识到自己长途跋涉,最终站在宇宙中心,和一切连接的时候,你因为终于离开了自我的果壳而颤抖。你第一次可以长久地凝视着草叶,化石和一个熟睡的人,一个要求时间在此停止的人,你不止是在看着它们,而是在要求回到它们之中,回到身外之物中,回到你曾经浸泡在其中的丰腴中。是与它们分开的事实,而不是事物本身,让他者变成了怪物,因此直面创伤并不带来痛苦,遗忘了创伤来自何处才会:唤醒“记忆”是走向痊愈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
欢乐分裂
以梦境为潜入通道,他们在梦境和死亡的接缝共享记忆,时间被折叠、弯曲或跨越物种隔阂,由物质、空气、意念构成的信息在万物间流淌。 幽灵视角中的身影移向“现实”,外部喧嚣逐渐同步,肉身成为读取记忆的硬盘容器,声量的大小和频率发生着微妙改变——这是人类徒劳地向历史和记忆索取的方式,这种方式微渺到发生在脑海,也恢宏到同步着宇宙跌宕震颤的振幅。 声音携带着的空间包罗天地万象,屋内“读取”信息段落高能,逃逸于画框的声音构成另种叙事,它调动观众的无穷想象,也重建记忆秩序,万物化为齑粉,此身不是我身,肉与灵双双超脱,黄粱大梦的残影寄存在蜉蝣片段,历史的骸骨和现时的暴力同时破声,洞里是幽深万古长夜。 群体记忆堆叠如被尘土掩盖的骨头,大白于天下需要载体或硬盘输出口,现代版贞德或神圣的祭司,带领我们行走在伤痕大地。
ABFITO
记得波米曾在一期播客中提到,电影其实已经被大师们拍完了,今天的艺术电影领域仍有探索余地的课题便是如何在电影中重塑时间性。无疑,阿彼察邦做到了。
陈凭轩
调音那场和渔夫家院门前那场棒极了。有些烂尾
Alain
说出“现在,请入睡”的咒语之后,我便真的入睡了,睡去是一次小小的死去(petite mort),苍蝇竟然也将肉体辨作尸身。一声巨大的回响只留下一圈光晕,如同暧昧的记忆消散在叆叇的云雾中,天光黯淡,在雨里、在轰隆隆的鸣响里,仍有细小破碎的记忆。更值得一提的是,蒂尔达·斯文顿的星光并没有“毁掉”电影,她宇宙间独此一份的超然时间的气质,反而让飞船拥有了更大的能量,整个地球都承载着她的乡愁。
鄂ཟོས菀蘢
9.0/10 [NYFF2021] 声音从寂静中竦然炸裂,标识着创伤性记忆的不断回返;在那声谜样的巨响面前,静默无人中独自演奏的汽车交响乐、城市中神秘失踪的音乐家与乡间偶遇的渔人之间相同的姓名、在电脑屏幕上不断形变的声波图像都显得不那么uncanny。当因记忆幽灵不散而失眠之人(Hernán: “I don’t sleep”)与失梦之人(Jessica: “I never dream”)相遇,双手相握时的二人恰似天线接入硬盘,记忆的数据流穿透Jessica的身体,而振动的痕迹则是记忆读取的明证。记忆的信号在未来宇宙飞船引擎发动的巨响中,在云层间传输的广播讯号中,在历史的暴力与灼痛中,而抵抗健忘症的代价是失眠症,睁着双眼进入每一次睡眠,任由蝇虫爬过眼睑。
晚不安
《记忆》原来是一场大型声学实验,阿彼察邦试图用声音的材质去解释记忆的材质——一方面,记忆是可以被描述、塑造的,能够在调音台上通过不断调整而还原出来;另一方面,记忆又是不可见的,画面隐退到面孔背后,只有光怪陆离的音响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它如影随形,却难以捉摸。但他也并没有放弃悬疑叙事的要素:沉闷的巨响,不存在的赫尔南,一切都在引领观众走向最后的顿悟。定机位长镜头固然带有某种作者性,而这一次,也是为了指引观众去听,去和演员达成同在以感受到震颤。最后丛林间飞船升空的几秒钟真是举重若轻,胜过多少科幻片里的奇观轰炸,恍惚想到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那幢直冲云霄的烂尾楼。
成都的影兒
這片子都有人點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