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島嶼寫作:我記得: 評論
Santé
她們是,自己努力開花,也努力把春天帶來。
Solarihy
其實人一生中只能實踐一種人生你的職業是你的事業你的志業就是你愛的那一樣東西你感覺終生都對它有熱情的而且你覺得還求之不盡知之不盡的這一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這條路的 給你的回報就是鑑賞力因為鑑賞力我知道我看小說看文字我立即可以知道彷彿見到這個人然後這個作品好在哪裡差異在哪裡然後它放在這個文學作品的縱的版圖裡它是不是有多了一點什麼或是它在這個裡頭推進了什麼或在整個世界的文學版圖裡它是在哪個位置上你知道這種鑑賞力的喜悅其實是最大的回報我覺得在電影裡頭影像我也可以到這種地步這鑑賞力它就賦予你一種安靜的勇氣就像我《荒人手記》裡寫的定風珠「它帶你穿過飄搖動蕩的人間帶你抵抗人雲亦雲抵抗媚俗抵抗民粹它不能讓渡的地方鑑賞力就是不准你讓渡”
scofieldd
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所謂政治真是有夠幼稚,小一個省還講什麼政治
ASAKA
一個是犀利如鋒利的矛,一個安靜如堅固的盾,一動一靜,看她倆的生活,細水長流中秉承自己的信念,徠徉在文學裡的富足。喜歡朱天對鑑賞力的解讀:它賦予你一種安靜的勇氣,帶你穿越過飄搖動蕩的人間,帶你抵抗人雲亦雲,抵抗媚俗,抵抗民粹,它不能讓渡的地方,鑑賞力就是不准你讓渡”
涼冰淇淋
鑑賞力就是不准你讓步! (但是要做到業界極致甲方才會允許你堅持哦 // 監製侯孝賢
邵禹升
這算是目前最後的終結,不知道這一系列還會走多久。經歷了近15年的記錄。展現了台灣文學快百年的進程。細數歷史,這記錄內容,不再贅述。但雋永與意義確是永存的。 整個朱家用了兩期做記錄,可見其人脈與文學能力。願中華文學永遠有好作品!
鄧安慶
朱家比我想像中更日常,堆滿了雜物,廚房也破舊,遠沒有想像中的軒闊,但一家三代住在這裡,誕生瞭如此多的作品,其影響力是巨大的,可是回歸到家庭裡,又如此樸素。重點在於朱天心與朱天文的文學回顧,因為非常熟悉她們的作品,所以對鏡頭裡朱天心帶著林俊穎重走當年《古都》的漫遊之路,朱天文寫《巫言》的書桌、姊妹們走在京都街頭、朱天心唐諾同在咖啡館各寫各的、朱天文與侯孝賢在咖啡館談工作……都非常親切。看到最後有點感受,第一代朱西寧劉慕沙已經離去,第二代三姊妹也到了老年。這些年來朱家客廳來了多少客人,以後只能存留在影像中。告別遲早會來,文字卻永久保存。
HurryShit
如果把朱天文跟朱天心兩人拆成不同影片,是否更好?以「空間」作為敘述主體,是比較有電影感的一面,如強調了朱家的「桂花樹下人家寫字」、朱天文書桌上寫《巫言》(這段用了Bolex拍攝)或丹堤與侯導工作或居家圍裙樣、與熱衷城市漫遊的朱天心重遊《古都》路徑等,皆凸顯了與朱家相識40年的導演林俊颯作為採訪者的角度與優勢。運動參與的部分(包括侯導在1991年加入的短命社民黨),算是讓天心的直言敢言,直面了近年聲量不弱的批評。
彩戲師wala
年輕的時候都是美女
神秘列車
引用了布列松之語來解釋自己編劇的工作:「電影在腦海中想的時候是活的,死於劇本的紙上作業。在拍攝當下復活了,然後死於膠片,而在剪接裡再次復活。” 也佩服天心關於政治和寫作的區隔。 《我記得》對《願未央》的回應是以整個世代的實踐作答。相較於題頭,我更傾心這份真誠的答案。 天文說寫作和觀看帶來最大的回報當屬“鑑賞力”,它猶如“定風珠”:“它帶你穿過飄搖動蕩的人間,帶你抵抗人雲亦雲、抵抗媚俗、抵抗民粹。它不能讓渡的地方,鑑賞力就是不准你讓渡。” 「其實人一生中只能實踐一種人生,你的職業是你的事業,你的志業就是你愛的那一樣東西,你感覺終生都對它有熱情的。而且你覺得,還求之不盡,知之不盡的這一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這條路的。”
Spy Liu
緊接著《願未央》,這個系列都是中規中矩,沒什麼太多好說的。
董肥樂
單薄到裸露出結實的那部分。
阿孝咕
走進朱家兩姊妹的日常生活與內心世界,從三三書坊,到胡蘭成,侯孝賢,再到社會運動,但似乎都是點到即止。三姊妹叛逆地走出了上一代從未走過的路,固然勇氣可嘉,只是散文化的剪輯手法讓片子看起來有點無聊。朱天衣基本上缺席,難道真的沒什麼好拍嗎?受訪者還有戴錦華?感覺浪費了很多素材...
請把我包括在外
沒有願未央好。有太多他人的評論,總是打斷鏡頭。像梁文道每次出來,講的其實都很好,但是實在太熟練了,總是覺得差一點什麼。大多時候的樂趣只在看看她們的家,窗前雲來雲往的書桌,拉鍊式走過的街道。
黃小米
大衛王那句關於某時某地文學作者的斷語讓人臉紅,因為素養缺乏的肯定不只是作家。
魏小河
對朱天文、朱天心她們這家人的喜歡,好像不只是因為作品本身。她們對我來說,彷彿是一根定海神針,不論世事如何變換,她們仍然在那裡,安靜、恆久,散發出堅定地能量。
越審越多
下集比上集精彩/ 「其實人一生只能實踐一種人生,你的職業是你的事業,你的志業,就是你愛的那一樣東西,你感覺終身都對它有熱情的,而且你覺得還求之不盡的這一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找到這條路的。找到這條路,那你就做到離開世界的最後一刻。”
salzburg
“他自己不開花,可是他把花都帶來。”
Larbre
下部,以前每每在文字裡讀到的一家人於影像光影中具體起來。姊妹們住了46年的辛亥路老宅,滿廚房找一把削皮刀而後圍坐在茶几上吃簡單幾個菜的飯,大步行路,查看四周。質樸的生活照舊,生命中的重要人物過往,對自身的反思,對公義的義不容辭,以及喧囂過後、沉澱下來的經歷反哺文學創作這件攀登不已的事。簡簡單單、古古怪怪,耽溺清醒。
林夕遙
喜歡朱天心。眼神亮晶晶的。無論多大年紀,一眼望去彷彿都有一種嬌俏的女兒情態
eros
真正的主角是朱天心。
stanza
瑣碎而繁盛, 一群人在那邊找削皮刀跟春聯貼得亂七八糟都好好笑, 意外看到梁道長挺開心的但畢竟不是一千零一夜就輕鬆帶過, 俊頴老師也好久不見看起來沒什麼變(還看到他年輕時的照片好嫩), 好像挺喜歡這樣拍的讓他們就是有點普通有點奇怪的人, 影響了文學影響了我, 朱天文似乎多一點畢竟荒人手記, 她三點半在那邊喊餓真的莫名哈哈哈, 朱天心則比較後來, 她愛走路我覺得很好, 朱天衣則是小時候在通霄有人提到她開寫作課, 其實就為了我記得, 這世界的其他能重要到哪裡去
cnniuge
「十年一覺動保夢,贏得小說荒廢」 這集含貓量有點高
窗邊の豆豆
侯孝賢童年往事必看 灣灣遊歷者必看 張愛玲胡蘭成可看;舊時光啊記憶啊溫暖的細微啊
大黑騾子
突然記起來,其實是從天文開始認識朱家的,再到天心唐諾,接著是侯孝賢和謝海盟合作聶隱娘。但早年只看過天文作品,並未去探究人。因為有唐諾的加持,所以後來的注意力主要在天心身上,她的少年氣,確實太抓人了。這片裡看到的天文,突然想到高中時讀她作品的感受,對的,她才是更寫我心的那個,片中她講鑑賞力那段,深以為然。
- 麥快樂 ッ
從三三雜誌、「擊壤歌」到眷村、貓貓(十年一覺動保夢,贏得小說荒廢名)⋯⋯曾在書裡讀到的一切都因著影像、老照片和錄像帶裡面的一顰一蹙、一言一行而變得鮮活靈動起來。太純粹的文學家族。以及,誰會不喜歡朱天心呢? ! (視頻連接已放在頁面討論區,放短評會被刪
redhousepainter
不需要打星的紀錄片,單純從紀錄片拍攝的角度來說,有些場景比較囧,像是擺拍侯導朗讀阿城多年前寫的《稀有金屬》。對於天文天心唐諾的長年讀者而言,終於看到了她們日常生活裡的片段,比如保護流浪貓,去日本掃胡蘭成的墓,有趣的是唐諾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哼唱起《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正巧是坂本龍一手術住院時被深深打動的歌曲。
vivi
三十三年夢。 「那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覺得應該不該的問題」。這裡我記得不是記得當時的事,而是記得當時的態度,誠實,善良,勇敢,堅定。
電個爆炸頭
寶島文學家庭。
突然一朵大荷花
朱天心大概是唯一能完全從“青春文學”轉型成功徹底的作家,把當年的超高流量全都丟掉;但從“三民主義美少女”長大成為“與一切不公不義抗爭之士”,這依然是一條完整人生的脈絡,所以似乎又不存在「轉型」這件事。 (好想去朱家門口丟下兩袋貓尿墊轉身就跑)
歡樂分裂
3.5;天心的直率、憤怒、銳利一如少年期,行走在大街小巷的“記憶守護者”,還會糾結於究竟鄉關何處,還會掛念那些拆掉或整修的老房子,她保持著自「三三」時期以來一直的敏銳觸覺和身體力行,甚至覺得參與那些社會實踐是對文學創作空間的一種保護。 全片印象最深的是天文看著桌面玻璃反光出的雲散雲合寫《巫言》,彷彿周圍環境完全契入到寫作狀態;引用布列鬆一段非常好——「電影在劇本構思的過程,是活的;死於劇本作業,在拍攝的當下復活了;死於底片,最終在剪輯時再次復活。” 文學一家折射的當下史,那些歷史的痕跡,在文字的方陣中得以保留。
mate
3.4有罕見的胡蘭成說話聲,音調尖細
內陸飛魚
文壇三姊妹,朱家有傳人,精力旺盛、快言快語,看似被胡蘭成點化過的朱天心尤其突出,三三書坊的故事也很好,樑道長對文學的點評很在點子上。朱天文在斗室寫作,藉著窗外光線,倒映天光雲影的小方桌,就是一個世界。
餘額寶
桂花和我家後院種的品種一模一樣。 《他們在島嶼寫作》一個時代的命脈在朱家姐妹的筆端流轉,喜歡他們住的老宅子看起來有點像我小時候住的樓房,一輩子都不打算離開的家裡,歲月更迭她們還在過著尋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