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麻堂會: 評論
qw0aszx
能一直演下去,一直看下去
南悠一
影片試圖對一個世紀作出但丁式的演義。作為導演的首部虛構作品,完整的結構、系統的創作理念、一以貫之的視聽、獨特的標誌性裝置藝術,遠遠好過以前那些堆砌符號的紀錄片。 影片理念似乎源自歐洲古典文學,而故事以梨園大時代的命運浮沉為喻體,把現實與歷史、神話、文化交織起來,描畫這塊土地上的滄桑百年。用梨園講歷史有深厚的傳統,我們可以想到《霸王別姬》。 但是,國內文化脈絡裡沒有這種“但丁式的演義”,不是不可以有,而是沒有語境,像是沒有土壤,便無法做到嫁接。百年太過宏大,史無前例得劇烈,劇烈到中間的任何一年、一月、一周都能把一群人撕裂成碎片。電影不過數百分鐘,即使結構和風格再系統,仍免不了陷入流水帳的泥沼裡。 邱炯炯是藝術家,但想做好導演,仍需想想他想靠電影講什麼。
連城易脆
慶幸可以看到這部電影!這片土地是需要有這樣的導演用電影這樣的藝術形式來鑄就一部影像斷代史的。不得不慨嘆導演的審美實在是太牛了,400平的停車場進行的美術置景讓我實在感到驚嘆,極度風格化的影像也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完全的棚拍,卻能展現出跨度如此長內容如此豐富的內容,太富有影像創造力了。導演到底是有美術功底的,另外電影的音效部分也特別值得一提,配合畫面效果極為出色。就這麼說吧:椒麻堂會這樣的電影才是真正的藝術作品!邱炯炯這樣的導演才是真正的藝術家!
好渋一代男
他媽的今年竟然能同時有《宇宙探索編輯部》和《椒麻堂會》,何德何能啊。烤蛆泡奶,孟婆湯泡飯,黃泉路上搓麻將。上一句講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下一組鏡頭就直接看攝影機。說說遺憾,最大的遺憾是我他媽看這部電影沒準備酒。 170多個鐘頭過去了,舊時代過去了嗎?不清楚。
愛情不用東京
有種戲說近現代史的感覺,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跑馬燈式的電影,把一些特殊時期的特殊事件一幕一幕生硬的搬上舞台,透過一個角色的從生到死來串聯,這樣的串聯是無趣的,身為觀眾甚至能提前知道下一幕要講什麼。
大奇特(Grinch)
新戲從來話舊事,《椒麻堂會》也是一齣嶄新的舊事新戲,在電影與戲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戲劇結構上用時間(年代與回憶)和空間(地府與人間)去解構人物,結合不同的時代境遇,產生不同的人生況味。講劇團,並且時時提醒我們一切都發生在台上,美術/置景又與繪畫相通,而鏡頭化敘事、視覺邏輯還是電影的,一般的戲到不了這種火候。導演只需按他的戲劇理念把演員操控好就完美自洽了。我很愛片尾喝湯的謝幕方式,導演以新亡人的身份壓軸謝幕,靈的。在如今這個機器大生產的時代,邱炯炯這份匠人手工精神相當難得,再現古典電影和傳統老戲的新光芒。
白石春子
僅僅個人觀感。對於形式想法過於飽和的危險是,有點笨重,也很難動人。與其說是鋪陳的電影,不如說是對於美術有些過於沈溺的電影,每一個鏡頭都在絕盡mise en scene其用,不是以恰當的“整體”印象,而是經常過於留戀自己設計的每一個角落。舞台的形式其實是恰當的,也正符合對某些歷史和我們環境的某種「虛構」、不真實的感受,但這種感受不需要電影我們本已太熟悉,以至於電影沒有帶來突破。機位、平移、剪輯的方式(尤其一些drama的正反打)甚至一些木偶式、幽默的表演都讓人想起韋斯安德森。
一隻麥麥
取材自導演父親寫的祖父傳記,主角是一名川劇小丑演員,三小時的影片展現了新又新川劇團半個世紀的興衰浮沉,包括那些大銀幕上幾乎再也看不見的歷史碎片。給人許多新鮮感的作者電影,全部場景都是在一個400平的棚裡搭的,結合導演深厚的美術功底、良好的審美、散點透視式的攝影構圖,充滿了活動肖像畫般的趣味。虛的地方拍得很實(例如陰間的部分),實的地方拍得很虛(例如戰爭戲),不按套路出牌。全片川語對白,大部分都是素人演員,小演員大段大段的台詞,厲害。導演自己也說,他難免受到過羅伊安德森、巴斯特基頓、費里尼等人的影響。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觀眾有機會看到這部風格獨特的電影吧
TWY
劇場化、裝置化的確是敘述陳舊史話的唯一手段。
睡起流鶯語
非常遺憾的是我只能在網路上看盜版,真的很對不起導演 人生就和這場電影一樣,太多身不由己了...
迷人的頸巾
'你在北京找到真理了嗎'
塔塔君Minkun
明明很規整,卻裝作很有腔調;明明很寫實,卻裝作很假很符號很表現。
Mr. Lei
我是非常不喜歡舞台劇電影的那類觀眾,它的美術、場景、表演都是舞台式的,三個小時裡不斷從一個舞台切換到另一個舞台,幾乎沒有電影語言可言,看不出它作為電影這個媒介的必要性在哪裡。
朝陽區妻夫木聰
老不老,新又新,舊戲新唱,三小時白駒過隙,嘆息歲月。 天翻地,日月更,陰陽殊途,數十載一眼忘川,換了人間。
DMartini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裡說:「暴風雨結束後,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一塊布幕
沒有預想的好,講的很多也都講全了,但沒有韻味,始終無法入戲,全片就像書店裡的一本連環畫,你覺得畫的好,但不會買。
Ilovechocho
形式雖然好,但是並沒有提供任何感覺或經驗上的新知。反而不適於反芻同一段歷史的aesthetics pleasures,不是消費苦難,是沉迷苦難。在戲院流下刻奇眼淚的我一瞬間也慚愧地覺出自己與導演身處同一形構的牢籠。中間有不少太文人氣的對白,演員念出來時想到了雙雪濤那些尷尬的讓東北下崗工人說「北方化為烏有了」的短篇小說。從來一代人的事,最好一代人講,第五代至少設身處地,讓下一代說故事,歷史就變成了更鮮豔而更輕飄飄的年曆圖畫。
愛斯基摩綜合症
三星半,非常振奮人心的風格嘗試,導演的畫家身份使其實現了一種以幾乎反電影的方式出發的調度,不只是很大程度上地取消深焦調度,畫面中人物和背景的透視關係也無時不被導演操縱著,於是形成了一種扁平化的,散點透視移步換景的,東方式的視覺空間。而演員在這樣空間中的立體在場,則創造出了一種詭異的「德國新即物主義」般的扭曲觀感。這種人物空間關係在電影前部和敘事主題高度契合,那是皮影戲台般的歷史舞台:三維的「人」無法在一個意識形態及政權鬥爭主導的二維世界中找到存活空間,於是被擠壓,被流放,而當戲子進入戲班,他們則透過一種主動扁平化的方式為自己覓食得了偏安一隅,電影動人的幻夢體驗全部來自於此。但很可惜也很奇怪的是,中國的創作者好像永遠無法逃脫集體敘事的宿命,使電影最終令人沮喪而後幾近厭惡地,滑入了陳舊迂腐的窠臼。
天馬星
沒想到看到了目前今年華語最佳,心滿意足了~
吃查3000
完全放棄景深的舞台劇呈現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但前景遮擋(?)的佈置又成功拉出了縱深。其實好幾個孩子的鏡頭似乎是回到電影場景給出了正反打,而不是像全篇這樣保持觀看的距離,但正是這種戲謔又苦中作樂的距離反叫其所書寫的更加震撼人心。去成為眼睛,去成為攝影機。
何阿嵐
伶人泛舟遙啊遙,遙過軍閥割據時,遙到蔣公掌權年代後,為溫飽,為屋頂,彷彿在這個地方生命都只輪迴到兩件事上徘徊,再問不到究竟,只有苦,沒有悲。真正的悲劇是在自覺,意識下看見命運和絕望。又為何在這地方,大歷史下的伶人藝術生命都只求生存,而沒有藝術追求,一門手藝任由掌權者擺佈。這場百人大戲佈局了追求的正常生活仍在遠方,它還沒有向人們招手。新又新,只是重複又重複的命運,確實看著有種似層相識的感覺,也不是第一次看過類似的故事,比如我就想到張藝謀拍的《活著》,但邱炯炯甚至比張藝謀更接近餘華原著表達方式,相似得要問,為何還要老調重彈(那英文戲名,new old play),是大歷史下的小人物們故事總是相近,還是有重說一段老話的必要。 “椒麻堂會”重要,是2018年後的中國電影環境裡難得地出現了一部具地方色彩和作家主義作品。
木衛二
下沉年代,喝下孟婆湯之前──肉體與魂魄一俱消失,記憶徹底蒸發盡遭遺忘,來自冥河忘川畔陰曹地府中途,主人公的一次次回眸,精神頓首。這部電影,是破解時代密電碼的通天塔圖書館——而非單一實體書的密碼本。舊時代成長的川劇名醜,努力唱新戲,交錯於大煙夢與批鬥噴蛆大會,被豢養、閹割、毒打,啼笑皆非。不插電、藝術家手工做派的攝影棚,時刻籠罩著掩蓋真相與欺騙自我的團團迷霧,同一套班底不斷串場,永世輪迴,台詞風味絕倫,素人演員朋友們實力鎮場,小演員尤其機靈出彩。卸下所有、輕裝上路當然是個選擇,但那並不代表今生沒有虛度。 《椒麻堂會》的巴蜀,是你看完電影,才驚愕察覺其存在的昨日世界。舞台還在,但很寂寞。人間猶存,卻很荒涼。
拋開書本
從《癡》《姑奶奶》到《椒麻堂會》,一路證明,邱炯炯是天才。
擰發條鳥
「魏斯安德森式霸王別姬」。作為四川人完全無法理性評價的電影,充滿鬼氣,看完手腳發涼。
lemoxa
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靈氣有餘,但導演很明顯還不足以把控時間線這麼長的敘事。沉浸在自我表達,填的太滿,會把電影變成形式大於內容的流水帳。只有畫面是不夠的。 3.5
原節子
老又老,新又新。
月亮出來了
新戲從來演舊事 周而復始話滄桑 離合悲歡忘川渡 生死不外兩茫茫 裡面這幾句印象深刻。
白斬糖
"新戲從來話舊事”,一句話非但不指向新生,反而給大陸電影下了死刑判決,彷彿第五代的陰霾還不夠窒息,第五代的叛變不夠近在眼前,彷彿重寫歷史仍然是唯一的出路,而我們的觀眾又究竟要沉迷於陳舊的集體敘事,沉迷於咀嚼和反芻一成不變的窩囊到幾時?洽了,他和自己的世界一樣一勞永逸地活在了陰間,不需要質疑自己在說什麼,拍到了什麼,他的人物又意味著什麼:場面調度成了唯一的內容,但可供調度的素材又是幾乎不存在的,因為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人的遊戲。無非還是同一個。
PzJ
非常幸運能在大銀幕看到這部片子/當中國近代史的洪流穿過邱福的身體 濺出的是一代藝術家的絕唱
【已註銷】
絕對是五星,名副其實的華語年度最佳!荒誕的藝術,光怪陸離的社會變遷,《霸王別姬》的隔空對唱,模糊舞台和屏幕的撲面而來的丁達爾效應,極具個人色彩和地方特色的空靈的戲夢版的表達,文革時期向右野蠻生長的水泥磚牆,屎裡找蛆的橋段。細節和記憶點很多,非常大膽,導演也極具野心。在釜山影展看的,179分鐘,中途走了幾個韓國人,亮燈後也有幾個韓國人昏睡在座位上,只有我和個位數的同胞在諾大的影廳裡鼓掌到人潮散去
圓首的秘書
年度華語第一,不過分吧。
DR鄔夢雨
三個鐘頭過去了, 舊時代也就過去了; 年輕導演青勝藍, 中國電影新又新噻。
zhuangdande
看完這部影片會短暫失語,興奮與惆悵同時湧現,你固有的美感秩序似乎變得失靈。只想說,我想再看一次。
婷娜貝爾
如今所謂電影眾籌就像搞詐騙,電影拍完搞各種內部放映,眾籌過的人巴望著能看眼片都得求爺爺告奶奶反正錢到手了片子拍完走了一圈影展至於當時這些影迷最多也就是當作販賣一筆情懷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