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眼睛睜開: 評論
聞湯識泡麵
一盤散沙的風格不是誰都能駕馭的 華人角色的中文說得還不如納威爾
sdebut
常住阿根廷的德國導演在巴西拍的中國移民在巴西(用西語寫成,由台灣人發現)的故事。很拉美文學的narration,異文化中人的疏離感也能看到,但是人物許多反應和行為邏輯的確很不像中國人。 (映後台上的女主演說覺得中文對白很不自然/台下的巴西觀眾說感覺對巴西的描繪不自然/導演說“這個故事可以發生在anywhere——所以這是面向誰講述的跨文化故事呢?
小樹大
2.5。這部多講幾句。是非常好的題材,也相信創作者對nonbelonging移民者的關懷不是虛假的,但整部影片刻板、淺顯,人物背景非常不紮實,創作者這個外部視角的隔離感和演員們由頭至尾的蹩腳對白,讓呈現流於表面,像碎片硬拼貼而成;由此也導致影片的重要創作概念或影片的起點——關於語言(西/葡/中)——也就不成立了。連Encounters單元一向支持弱化敘事、最為註重的影像,也是破碎不連貫的,對此單元來說這部片的影像審美牽強過關。這題材和導演為此所做的準備功課,做成紀實調查報導更有意義,也更環保。
少喝咖啡多睡覺
前半段想上廁所,後半段上完廁所終於睡著了
莫失莫忘
#74th Berlinale Encounters# 5/10 只有開頭與結尾尚可。
Lyrissn
#Berlinale24. @Cubix. 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睡覺時眼睛閉上了。
葉山南
#Berlinale74 0 expectation結果拍的挺好玩兒的!
Muto
聽見你說,朝陽起又落,晴雨難測,道路是腳步多,我已習慣,你突然間的自我,揮揮灑灑,將自然看通透——睡覺時眼睛睜開,期待已久的“美國夢」沒有來,滯留在中轉站的「世界公民」代表只好《走近藍色海岸》點個菜。很高興看到法國總統馬克宏兩天用中文連發四帖,很高興看到機場服務人員中文講得那麼溜,希望旅客朋友們努力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有機會去中國訪問或留學——雖然女主角「突然的自我」能講十幾種外語——I don't want to offend you,但簡中世界似乎才是世界的未來。事實上,留給個別旅客睡覺或觀光的時間已經不多,自覺進入《麻木》狀態的《小曉》同學也已經在簡中語境裡抗拒用純英語交流——那就不要留,時光一過不再有,你遠眺的天空,掛更多的彩虹,我會緊緊的,將你豪情放在心頭,在寒冬時候,就回憶你溫柔。
廢話隊長
我這場睡的時候是把眼睛閉上了
Leooooo
[3]唯一覺得有趣的地方大概是對於不同的語言能夠互相理解的疑問。拋開這個觀點之後似乎就沒有更多的展開了。而遠走他鄉的女主角似乎更像是個裝置系統,吐露著一些少女彆扭的心事,那些更加嚴肅的務工人員,彷彿就是點綴,導演也無意深入,淡淡地氛圍,她其實只關心自己。
Thébaïde
#Berlinale# 關於語言,關於故鄉和鄉愁,關於漂泊,關於身份認同,具有些許詩意,但沒有特別的東西。
用戶82183
im confused
曉魚兒
現場導演說。你可能看著看著會lost但不要擔心會接上的。主演說,戲裡談話不像平常日常的交流。所以她們自己也知道,某種程度上這部電影不太好看懂……或者說不太好看
Peter Cat
version rough cut in 2023 spring
Chrisvon
3.5。開始更像是外鄉的注視,中文出現後,對異國語境的詮釋處理感覺是意外的驚喜,近乎完全地剝離文化語境,語言的作用就像一層塑料薄膜,在異質的人物狀態與目的中若隱若現青澀的幽默。
TWY
- 旅行中的中國女孩似乎化身為某種語言機器(因為作者並不在“聽”),艱難地維持著這種影像聲音的內循環,在那裝飾性的塑料感中,難道不也是一種“合拍片」式認同政治的境遇,並將文化和認同再次地隔離開來?還好不那麼殘忍,但兩座雙塔本身就是最大的邪惡。
海王星黎明
#Berlinale24# 臥槽太神奇了,佛聊版蔡明亮? !四語混雜的民聊讓人想起《福岡》(幽默感比張律還好),人物和表演狀態分明又是《你那邊幾點》的延續(Fu Ang就是小康!),連一場戲一個固定長鏡頭也學得有模有樣,竟然達成了一種古怪的平衡,太神奇了。入選「我想要拍出的電影」榜單
Parity
# 74. Berlinale Encounters 比尷尬的表演和中文台詞(台詞最好的是納老師。。)更恐怖的是,作者似乎並不關心勞工的生活經驗與黑工體系的運作方式,只是一味施加毫無生活邏輯的苦難以提煉想要的狀態。只有旅遊的女孩的段落尚可
大芊兒世界
Berlinale
taetae的
jiff25#19 ss
陀螺凡達可
城市環境裡的無法融入的、異樣的身體(及其語言與生活),有極其出彩的誘人段落和想法,整體還差一口氣。 (納老師的語言天賦!
唐小萬
納老師中文未免說得太好了
邪惡到底
在一個不錯的開頭之後逐漸走向無聊和貧瘠,像是注水的阿彼察邦 蔡明亮,但又碎的連不成一個體系。
Orpheus
5.0。由異鄉觀光客引出海外華人黑工的生存境遇,所敘述的故事亦被記載於巴西城市宣傳明信片的背面。導演雖然旨在聚焦相關群體的融入困境及其發掘並重新確立自身主體性過程,繼而嘗試探索一種跨種族、語言的交流可能性,但在場景、分鏡和對話中過於直白放置的各文化、階級以及城鄉符號極大地限制了討論深度,而更多作用於簡單的喜劇效果。華人演員的普通話對話近乎全盤書面化並有著強烈的朗誦腔,許多段落的表演狀態相當糟糕。
月亮出來了
#Berlinale2024#
仿生德文人
開始三十分鐘台灣素人演員尷尬的演技差點把我勸退,好在堅持了下來甚至後面產生了共情。我必須承認這是一部非常私人且受眾極小的電影,因為我也同樣在海外每天都依靠外語生存,所以我能理解裡面的華人在他鄉融入失敗彷彿遊魂般漂泊的生存狀態,我也能理解曉欣所寫的她再也不想說西班牙語了(儘管她的所有信件都還是用西語所寫)。我並不懷念我在國內的生活但是我的確懷念我的母語。
發條辰
#2024Berlinale# -資訊很龐雜,場景間的對照很多,留白的空間也很大。整個影片很朦朧(叔叔的身份以及大廈的大火?華人女孩為什麼離開?),試圖抓住一種「漂泊無根」的狀態,可呈現出來的卻只有鬱鬱不得志的寡歡。似乎只是展現了巴西華工的一些生活片段和一茬又一茬的如機器般的運作,最終走向毀滅的結局。歸根究底還是把一種語言不通文化不通的困境量化出來。細節很多還需多看(跟著撒錢的動作吐荔枝或許是不認識錢的樣子),又或許這部電影根本在講愛情?
bloom
電影也是一疊明信片,累西腓風景、當地社會、移民生活、創作者的理解,還有一個時間與另一個時間,相互獨立、互相遙望。
rapidgator
1080p 英字
圓首的秘書
4.5 目前最喜歡的柏林電影。充滿妙不可言的「共鳴」:全球化時代的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是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文化差異(被指認Jap girl;永遠最後才說出口的not;停不下來的電器;風景畫成為「極簡主義」;…),也和門多薩的本地累西腓電影之間相互補充和照應。永遠無法成為老闆的失意者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弄潮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chaoz
2.21 Berlinare 7/10 雨季晴天裡的傘,禁止游泳海灘的游泳圈,關不掉壞空調,在眼前急轉彎消失的公車,聽也聽不懂的交談,被丟掉的記錄的明信片。整體還算有趣,前後兩段都節奏不錯,中間很細碎想表達的東西太多。有一開始質疑翻譯效率到最後想翻譯給他聽的轉變。但lost in translation感覺就在每一個mismatch的point上在海浪上隨便而不受控制地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