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夏洛克: 評論
Stiles
除了幾個笑點能勉強維持觀感外,這齣戲其實是太僵硬且無趣了。農村犯罪題材拍到今天,還弄出個這麼空洞的東西,不進反退。當然有農村情結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片,很接地氣,但就是言之無物。
二月鳥語
3.3/5。難得有如此真實落地的東方鄉土風情和兄弟情意。喜歡這種農村人情世故的趣味化處理,看似荒誕實則真實,非職業演員(導演親人)的狀態也很好。是一些情節的設計過於刻意...PS:今年劇情片的競爭蠻大的,夏洛克和魚樂園棋逢對手,春江水暖和春潮也很穩,交給評委們糾結吧。只能說今年復審評審們可以的!
春上村頭
身為新導演處女作,既沒有因為著急證明自己而用力過猛,也沒有耽於自我,恰到好處。這部電影所體現的導演和電影的關係,和自己生長之地的關係,和身邊人的關係,都是真誠和舒服的。這種發自內心、質樸自然、目的性不強的電影,是我心頭至愛。徐磊第一部就找到了自己的主題和自己的語感,挺難得的。這部電影雖然簡潔,但並不單調, 在一種輕盈的節奏裡,思考、幽默、詩意、傷感,都有了。熱烈推薦。
烏鴉火堂
一個非常戲劇化且潮流化故事,卻發生在一個極具地域特色的北方農村(我老家在河北,更看得是異常親切),所以這個峰迴路轉的劇情,與生活化環境和細節形成錯位感,造成了荒誕搞笑與黑色幽默風格,是魔幻現實核心。視角有些零碎,細節生動,「河北亞文化潮流範兒」趣味十足,真誠且倔強的北方農民眾生相,非職業演員質樸的表現並不是演出來,而是自然的代入感,佔義叔上坡那段把我笑噴了!
冰山李
no country for old men in 華北平原,致敬卓別林的部分很巧,昏迷甦醒前的夢境是神來之筆,一直在扣母題“傳統與現代的對抗”,穩中有靈氣。 ps 我覺得吐痰抹頭那段是致敬北野武講過的某個段子
荔枝超人
大佛普拉斯算是「土味」黑色幽默,這裡只有「土「和滿屏刻意的抖音笑料,不堪入目。
離我遠一點兒
屋頂上的魚,騎著仁義的馬飛奔,誰說華北平原沒有寫實浪漫
柯里昂
輕懸疑架構下的喜劇,很聰明地放低了對於真相的“疑”,而突出了過程中的“喜”,悲喜風格切換幾乎信手拈來,前一刻還沉浸在兩位大叔身穿校服混在學生堆裡的捧腹戲碼中,後一秒蹲坐富人小區頂樓望著天邊晚霞的情節又將觀眾拉回現實。父子導&演對於農村生活片段的擷取和重現也尤其貼切,三次查案過程都呈現出了不少讓人噗嗤的笑料,環環相扣的劇作基本彌補了素人演員表演上的不足(不過話說回來能把三個完全沒有表演經驗的農村老大爺調教成這樣,導演也稱得上很厲害)。另外,騎馬那段的西部風配樂用得真不錯,同樣的橋段讓明星演員來演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整部片中類似這樣純正地道的名場面還有不少,不得不說,國產電影最好的素材還得來自民風淳樸的鄉村,最好的銀幕形象還得來自於那些耿直憨厚的普通人。
Changer
7.5 在西寧看只顧捧腹大笑,二刷時卻更覺浪漫感動 這是部了不起的片子,因為它用短短98分鐘將鄉鎮生活中最平凡的大事串聯起來,建房、看病、高考、互幫互助和購買力流失。 因為那些讓人大笑的「土味」笑點,都是沾染地氣、紮根現實的產物,農民與偵探的角色錯位,荒誕背後是農民群體的樸實,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浪漫。 因為它以一種關懷的姿態,將鏡頭對準了日新月異的社會裡有點跟不上發展腳步的群體,卻不消費他們的苦難,譜寫了一首他們的讚歌,但不靠誇大和造作的方式。
黑狗成
衡水普拉斯,西寧露天放映觀眾笑聲跟《魚樂園》賣部老闆娘似的,院線表現差不了。
內陸飛魚
這兩年「土味」成為鄙視性的名詞,不該的,中國喜劇優勢大半在鄉土,這次《平原上的夏洛克》真正把「土味」融進了鄉土生活裡,沒有架空現實背景,沒有生造生活細節,拿捏得很穩健,很難得。一個不算複雜的故事,因為故事發生的背景,故事的主人公,講述故事的方式,讓「土味」產生了不一樣的魔力,技術執行上自然嫻熟,笑點鋪設得流暢巧妙,活靈活現地讓人笑,感同身受地讓人溫。希望導演深挖“土味”,再接再厲。
西樓塵
真言不傳六耳,仁義不值千金。殺茬不賣馬,家園不幸福。爬到豪華住宅樓頂才看清自己有多渺小,套進外賣和學生製服才明白自己有多卑微。可是騎著坐騎戴著草帽,像唐吉訶德對抗風車。以為自己是夏洛克,不過還是當年為偷吃甘蔗挨了兩頓揍的少年。在看攝影機都要托關係的小鎮,總是要爬上一個又一個陡坡。
徐若風
情節本身就已足夠“魔幻現實”,再配上土味怪誕冷幽默的笑點、土裡生長出的野氣、各種清奇的操作,令人不得不為之感到驚喜。看似荒誕,但同時又非常可愛、可親,十分輕巧地觸摸到了這個時代的特性。全員素人的表演非常出色,他們的演法和電影本身的風格互為內嵌,達到了職業演員無法達到的效果。此外,影片在第三幕的反高潮設計,讓它有了更上一層樓的可能,許多突然萌生詩意的片段也因此得以成立,騎馬赴會和最終「澆築」的金魚屋頂都是質樸而又浪漫的時刻。
frozenmoon
一部挺通透,乾淨的小品,就像結尾樹林裡幾個人看瓜,家長里短,說的都是日子的緊與慢,有遭遇,有不順,最終都能被流水沖開癥結。這種讓人相信的樸實善良好像久未見過了。這電影有著難得的溪水般的閃亮感。從技術上講,能看見很多電影的痕跡,很多手法的化用,但不得不說,習作氣息還是很重,化用並不純熟。這不是舉重若輕,而是有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拿捏輕重緩急。
黃青蕉
仁義不值幾個錢,卻能載人飛渡渾濁的世間,最中國的俠義浪漫不過於此了
ถังและซ่ง
「柱子,睡覺了嗎?」「二奎,睡覺了嗎?」真美好的人情
csh
或許是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部FIRST主競賽。在不剝削鄉土的情況下,完成了偵探類型的平原變體。正面拍攝、平行剪輯甚至不同媒材的影像,都在業餘演員的舉手投足之間,自然地融入了影片的整體脈絡之中。
後自癒
太可愛了,特別杜蒙,本土版的《小孩》和《寬寬和非人類》,一樣的怪誕黑色,不一樣的風情文化。笑料抖自然,拋開雙偵探喜劇的外衣,實則更是對中國人情世故社會的全景觀展現,美團和餓了麼同時出現的那一瞬間,頓時想到快手上的那些視頻,粗糙但真實,土味但生動,真是存在即完美。
一隻麥麥
聽過大小各種創投,這個是創投階段就給我最深印象的一個項目,當時導演拍了個小樣片,大家已經笑得前仰後合。兩個農民大叔像福爾摩斯華生一樣去破案,這個設定首先就挺抓人的。幽默感不用再贅述,我最喜歡的其實是片中濃濃的人情味,鄉下人的樸實善良,城鄉貧富之間的差距,而導演並沒有以憤世嫉俗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看完會覺得很溫暖。男主角是導演父親,全部演員都是素人,也展現了農民多姿多彩的小康生活,沒有像許多新導演一樣為了獵奇而拍鄉村,這點真的太好了。
歡樂分裂
冠以土法煉鋼式的破案模式,經典推理橋段無縫嵌入鄉村現狀,點到為止的社會問題透過表象的黑色幽默照進現實——城鄉差距,青年流向城鎮,鄉村凋敝引發的空巢現象,個人關於道德倫理和法律秩序的天人交戰。劇本寫得相當縝密,在不乏戲劇化走向的情節中緊密箍扎細節註腳(如聯繫不上的離鄉女兒,如對馬的功能性利用和建構人物情感的功能),作為處女作即能編導如此實屬不易。素人演員獨有的稚拙反向彰顯冷面幽默,土味雙偵探簡直太可愛,尤其佔義一角太圈粉,契合文本的喜劇風格。導演映後說“喜歡一些失衡的東西”,非常認同,我最喜歡的三個片段正是這種略略失衡的宕開一筆——樹河醒來前關於西瓜的夢,屋頂遊動的金魚,以及結尾三人走進明亮的翠綠的樹林;生活的樂與苦,得與失,美和詩意,都在不動聲色的罅隙閃現。
蘆哲峰
仗義每從賣牛輩,負心多是有錢人。查案只能靠自己,過審全憑加字幕。
木衛二
2010s監視器美學又一作品。節外生枝的行車記錄器有點太意料之中,但土味美學以及非職業演員的慢一拍反應,製造了不少亮點。 「上醫院來了,你還怕這錢花不了啊」,熟人社會找關係,保安追打外賣,吐痰罰款之類的處理是主流電影不會講到的事情,不過,衝突製造還是有點乏力。
哪吒男
片尾的詩作《夏 夏 夏》輕煙瀰漫 田野芳香 細雨落下 葉子油亮 風吹麥浪 神秘村莊 灌木叢叢林 分開兩旁 白色雨衣 面貌不詳 黑色雨鞋 一地清涼
大奇特(Grinch)
全素人演出河北版《大佛普拉斯》,行車記錄器已經十分明顯。大抵上是段子拼湊,用好萊塢類型片元素移植在土味河北裡,調劑出不一樣的黑色。只是結尾還不夠黑,如果和神婆的「東方」呼應上效果更佳。
次等水貨
導演有拍類型片前途。一個悶油瓶加上一個不省心的角色搭配,很有趣。最打動我的是賣馬的情節,是人物性格的特別反映。
嘟嘟熊之父
誰能想到將好萊塢爛仔幫與英格蘭憨豆式喜劇元素移植到我國農村,會產生如此奇妙的化學效果。稚嫩粗糙,但擋不住生氣勃勃。短短九十分鐘片長,包袱抖落的乾淨俐落,人物形象鮮活不扁平,既笑料十足,又溫情四溢,還能對城鄉差距、階級對立、警民關係等社會議題進行恰到好處的諷刺,演員遲鈍笨拙的表演更有一種杜蒙式饒有趣味的怪雞感。就憑這本土化能力,導演前途無量。
巴伐利亞酒神
中國廣袤的農村 老人,一個如此有潛力的題材,終於被可靠的團隊發掘了。事實證明,如果拍得好,比城裡的年輕人相愛相殺有趣多了。說土酷偵探,不過是連葫蘆案都斷不了的葫蘆僧;說哼哈二將,一路鬧的笑話都快把本錢賠光了。但在木訥、寡言、逆來順受的背後,男主角超英的有血有肉,令多少聰明的中國人汗顏。堅決贖回將被殺戮的老馬,是為良善;誓要追兇並承擔所有醫藥費,是為俠義;為死去的親人翻修房子,是為承諾;讓金魚在天花板上游來游去,是為浪漫。你看看,如此一來,連超英的名字都像是「超級英雄」的縮寫了。
qw0aszx
最好笑的是結尾被強加上去的那行字幕
Hiina Kapsas
不喜歡給這部作品「土味」的標籤,「鄉村」與「土味」絕非全等。 「土味」是低級趣味與賣弄媚俗結合的產物,已經偏離了真實,是一種迎合獵奇看客的低俗人造景觀。 而「平原」展現的則是「鄉村」的日常,有雅 (質樸中的道德閃光) 有俗 (有色笑話),但皆是並置於平凡生活中的常態。這就更突顯出影片幽默的可貴,不是搔癢逗笑,而是水到渠成。 誰管這叫「脫離了知識分子的高級趣味」,我是絕不同意的。相反,聲畫與文本共同表現出的琱琢的浪漫、工筆的細膩、謄搨的平實,身份錯置的笑噱頭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我們的「喜劇」缺少的大都是這種高屋建瓴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