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生活: 評論
芥末沾醬
法國人拍《來電狂響》就是這樣子咯。
熱帶素描
沒想到是部尋常調笑知識中產階級人生的輕喜劇。
粉紅粿綜合症
太好看啦!攝影機捕捉情境,對話的密度與節奏環境共振,媒介的二元對立與現實的道德困境互自反,自由隨性而又有條不紊,恰似影片呈現的「曖昧」狀態。
YiQiao
啊 啊 好喜歡法國知識分子們坐在一起或閒散遊蕩著叨叨叨叨 現在人們還會花費這樣大的精力去討論這個世界嗎
藍色格子
萬物變化以維持不變。
咯咯精
你是所有你反對。重蹈覆轍,令人生厭。希望法國人厭倦自我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蘇黎世的列車
這種中產階級的話癆片還是交給伍迪艾倫來拍吧,張曼玉前夫還欠點火候。
舌在足矣
典型的法國upper-middle class知識分子話嘮片,對當下的許多現象均有涉及,幾個self-conscious的段子插入的挺好玩
汪金衛
【釜山影展放映】出版商、作家與他們的女(情)人們。一方面表現兩性關係與出軌。另一方面整部電影台詞都在探討紙本書與電子書,作家與網路、部落格寫手的關係。雖然喜劇元素不少,但話題過於單一,不如伍迪艾倫式話嘮喜劇好看。哈奈克躺槍成篩子,茱麗葉比諾什自己調侃自己成為全片最大笑點
AsuraHu
很法式的喜劇…中產階級中年聚在一起就是要叨逼叨,把政治、文化和科技討論個遍,出了門在小社交裡睡一圈。看他們爭論挺有趣的,但整體故事無論是說電子書對於傳統出版業的影響(中間還殺出了“有聲讀物”,比諾什自己調侃了自己),還是雙方都出軌但婚姻又不想動搖,都挺陳腔濫調的…
本來老六
看他們吃東西饞了。
糞海狂蛆
這哪是電影啊,這是一百多分鐘的折磨。要不是說的法語我還以為整部電影在東北農村炕頭上拍出來的呢,這頓叨逼叨。
羅賓漢
對白密集度讓人接近崩潰,探討的話題豐富有趣,可惜阿薩亞斯的作者風格銷聲匿跡,更像是創作者避免被時代淘汰而絞盡腦汁編出的法式喜劇,竟然跟去年的《心靈暖陽》有共通之處~
REEPLE
有時候覺得導演就只是把大量文字訊息一股腦地塞進電影裡 卻並沒有將它們有效地排列組合
木柵永樂町
2018TGHFF 阿薩亞斯新片,一貫的「話中有話」戲劇功力。多人對話場景運鏡流暢。劇中討論了當今文化工業的一些議題,數字化VS.紙本書、大數據(搜尋引擎,網絡)、書寫(博客/社群媒體VS.紙筆)…創作者的反身性議題(故事源自於自己的生活.自傳是不是真實的…)… 法式幽默反諷「開放關係」(互相知道但不說破/偷吃會對原配更深愛…)…印象深刻的一句對白(大意是),人人都希望藝術可以免費,但是電腦那麼貴!人們願意消費電子產品卻不願意付費內容,藝術家需要用很貴的電腦創造免費的作品...?(這個好像有點不合理吧...)
btr
#BIFF# 作家與出版人之間充滿法式幽默的喜劇,劇本極佳。透過探討當下出版業的種種問題:電子書和有聲書的威脅;社交媒體的影響和post-truth;預測與實際情況的不同;作家自傳性寫作的道德合法性……由此講述時代的變遷。透過兩個女人分別「代表」新舊媒介是有意思的安排。
褻瀆電影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回來拍法國中產的題材,他應該很熟悉這個群體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吧,這群人整天聊什麼,做什麼,也就是片名概括的雙面生活。照理說越近,越熟悉的東西,就該越有吸引力,但這不是伍迪艾倫那種拍紐約,主題重要,怎麼講更重要。看著這群人聊傳統出版和數位化,這種困擾跟男女之間的婚姻出軌和情感很像,很難把一切講清楚,拍著拍著更喜歡作家這個角色,朱麗葉·比諾什和吉約姆卡內的戲反而沒了,但他要講的這種法式婚內出軌也算是老生常談了。看阿薩亞斯拍群戲確實很爽,他拍這樣的題材感覺非常的輕鬆愜意,但還是更喜歡看他拍一些探索性強更用力的題材。
仲夏之門
#9thBJIFF收官#縱使擠不進阿薩亞斯創作的一流行列,也是部相當輕鬆幽默、有格調的小品。選擇將社會轉型的陣痛錨定在一群話癆中產身上再合適不過,精神焦慮和肉體背叛同構了他們身為現代公民的雙面性,和伍迪艾倫式的自嘲比起來,這種討論更接近典型的法國知識分子作風,對電子技術入侵、娛樂至死的環境抱以苛責,又不貪執於激烈申訴,而是用達觀的心態去感知和接受外部變化,再適時揶揄下大眾流行文化產物,政治公關運作,從而消解議題沉悶性。不足在於各個角色的分工意味過於昭彰,比諾什演了個沒多少亮點的女星,論文本縱深度自然難及《錫爾斯瑪利亞》,抑或阿巴斯《合法副本》,不過拋開那套精心編排的構想,生活正需要這樣混亂又不失優雅的電影。
圓首的秘書
4.5 哈哈哈!怎麼感覺是在影射網飛呢~畢竟裡面不僅有朱麗葉·比諾什的搞笑對應,還有寫“自傳體”虛構小說的禿頭作家,所有線索都指向我們所處的這個現實世界,只是略有錯位而已。阿薩亞斯似乎對電影的未來充滿信心,或者至少,在吵吵嚷嚷鬧過一通之後,所有一切都會維持現狀吧~
克雷蒙
平淡的劇情下沒有任何深意,淺顯的討論也稱不上知識分子。
寒枝雀靜
C+ / 大半部的結構和密度都非常穩健自如,審慎而輕鬆地針對觀眾進行一種情緒的“支出”,甚至有種侯麥的錯覺。但結尾一下子鬆弛下來回歸“盈餘”,反倒是覺得空的。 “不斷變化以維持不變”,這句話是多麼恰當的當代生活“雙面”戲謔。
Welp
年度十佳。對白和節奏的同步。議題大多時候只有局部表意作用,更多用於不斷擾動人物狀態。攝影機精準地捕捉了細微處人物神情和語調的變化,對知識分子的嘲弄恰如其分。馬凱涅是這個時代最被忽視的演員之一,而阿薩亞斯可能是這個時代最被低估的作者。
桃桃林林
話癆片,中年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各自混亂又有趣的,非常知識分子電影。
徐若風
對阿薩亞斯來說這片拍得太「休息」了,用力還沒當年《迷離劫》的一半,不過效果依然出彩。令人會心的「我覺得你已知道」式開場,開啟法國人的「話中話」式的廢話語境,切入時新(但其實也已經老生常談多年)的話題,經歷一輪輪的變奏,很開心就看完了。
ChrisKirk
為避免直接討論媒介的空泛,阿薩亞斯將人物關係穿插其中,尤以Selena最為突出,Selena不僅是電影的中心人物(且關係複雜),也是電影中提及的電視劇演員,更是Léonard創作的文學形象,同時Selena也是對新媒體革命唯一持悲觀態度的人——由眾多媒介關係綜合創造出的形象卻在質疑媒介革命,形象的價值顯得尤為深刻。關於媒介革命,電影中多次對手機充電的動作進行特寫或是意在於此,更重要的依舊在人物,即革命仰仗社會能提供更多的能量(電量),人物不僅是充電行為的發出者,又不斷地對外輸出能量(說話、做愛,值得一提的是Selena也是貢獻者),他們對革命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形成一個邏輯矛盾)——不同於《冬日之光》中失去信仰的神父,他們就是自我神話的創造者,隨時準備利用電影工具入侵現實。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最懂法國知識分子的還是阿薩亞斯,在創作與偷情之間四、兩撥千斤。喋喋不休的對話就像來回進退的舞步,將小布爾喬亞的雙面生活輕巧踩在腳下。哈奈克的「白絲帶」快被玩壞了吧,然而比諾許阿姨已經進化到玩自己鳥...
陀螺凡達可
以後要如何直視《白絲帶》啊哈哈哈哈
哪吒男
婚姻跟代表作一樣 需要無數的偷情和爛作品 證明當初的選擇沒錯
LORENZO 洛倫佐
典型法國話嘮片,文字炸彈,但有不少互文。探討寫作原創性,電子書對傳統紙質出版物的衝擊,以及政治人物的公關問題,但這一切都套在人物雙面關係的表層之下,變成了法式輕鬆小品,一點也不難看。 ps 哈奈克被玩壞了,而比諾什還玩了自己的梗。
嘟嘟熊之父
阿薩亞斯講授當代法式生活哲學:看破不說破,偷情不濫情;吹捧不吹噓,假笑不假High.
西樓塵
政客說真心為大眾謀福祉,選民都覺得他謀私;丈夫說我是真的愛你,妻子都覺得他偷吃;作家說我都是虛構寫作,讀者都覺得他真實。傳統媒介沒落的時代,情感關係也不堪一擊。讀了他的小說就知道妻子出軌,現代人的文明是彼此心照不宣。誰分得清演的是警察還是危機處理專家,帶了一堆電子設備還是會失聯。
大海裡的針
需要耐心才能看進去的中產階級自嘲片,所有人都在“看破不說破”,懂得越多越容易“三觀不合”,關於紙媒與互聯網的討論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