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詛咒者: 評論
@大月半子
老影迷閱片打卡~(照例貼幾張截圖)
莫失莫忘
#77th Cannes Un Certain Regard# 6.5/10 幾乎只是相似片段的拼貼,匱乏語料,乾癟。
消失煙火
這?你是說他們激戰外星人我也信!比模糊不清的簡介還模糊不清的模糊不清。南北戰爭愛好者們的表演片都比你們這部電影拍的好。掛著戰爭劇情之名的垃圾文藝片,爛俗到隨便換個場景這劇本都能拍下去
vvn在發瘋
畫面很dull 可能是有意圖的但是真的看不太下去…對話就是話療,給我的眼睛餵哲學書…劇情的節奏也…
paradoxe
@Cineum Imax
dama
米勒維尼總會在他創造的形式當中迷失,每一場戲單拎出來看力度是較為恰當的,但連起來看就是一個平面,始終沒喚起太多變化。
Cardinal
#Anteo 導演映後 【B】在每個場景中,米勒維尼的鏡頭永遠只會聚焦在其中一個人的臉,甚至不會因為說話主體的轉移而轉移。但這一份「清晰」均勻地分攤在不同的人物面龐,如同正在共同面對的隨時到來的殘酷。而觀眾共同觀看清晰之外的“模糊”,閃爍的火光,恐懼的身軀,悲傷的哭號,未知的茫然,以及漫長的停滯中所帶來的一點平靜。
圓首的秘書
slow war meditation cinema
Peter Cat
@L'Arlequin 3.5,一種高語境的影像札記,關於拓荒、戰爭和生存,但視聽常規化的程度和對話的稀鬆平常不分上下。映前碰到了杜蒙夫婦,克制住了多聊幾句的衝動。
momo
本屆看過最難看的…
sawadikaa
2024.5.17 Cineum iMax
bugz
模糊不清的,是劇情。 拿風景人物來抒戰爭的情。一個偵察小隊...一群志願兵,老兵帶新兵,並無太多戰場經驗,探索未知地區。遭遇敵軍,也亂搞一氣。最後就只剩殘兵2,3隻。 玩啥呢?
Chuck
較少見的聚焦於戰爭中個體的心理狀態,但情感表達與視聽語言實在匱乏,更像是無主題的記錄片,內容形式全靠腦補。
迷宮中的站起來
3.5,言語與情景的錯位,人物狀態猶如從環境中真空而出,起到一個造型的作用。形式本身俱備製造強情境的能力,但沒有填充物,空洞之作。
Q影誌
#坎城一種關注 一篇小散文。想起了《馬爾姆克羅格莊園》,聊天沒有廢話,遊走於哲學、信仰、戰爭與人生。散場時同行的專門從倫敦趕過來看電影的老爺爺說,“與眾不同的試圖探討戰爭的方式。”
寒枝雀靜
D/ 大多數時間都在執行一種過於陳腐且呆板的自然主義,轉折戲的調度也實在是味同嚼蠟。但這種笨重感在之後漫長的堆積中終於在人物的面容雕刻中被轉化為一種細微的躍動,而空間也在人物活化之後被展開。因此在最後姿態的多重奏中,似乎終於碰到了《第一頭牛》的腳趾頭。
鵝毛玉絮臟狸奴
+.在同一個水平上將動作素材連接並置,不存在任何表意的厚度或實質的戲劇轉折;前半部分的姿態是繁多的,但導向是單義的(與此同時空間被動向產出),最後鏡頭則與此兩兩相反(即便剪接和對白的姿態仍然在此構成了多重,以及元素的躍動),姿態無差異化在此也就意味著從未被建立過身份和空間被進行消除— —這種表面上自始至終的妥當恰恰造成了整體視像的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