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生長: 評論
Walden Bunny
很真誠。他是第一位喊出「這就是我們的錯」的男導演。終於有男性導演可以說出這句話了。
Orangeyuwen
2023BJIFF 話題很尖銳,但男女主的表演完全沒有說服力
StephenYKQ
這輩子最痛苦的戲院經驗。我以為,這麼差的表演只能在學生組的片場的第一個看到。這部片對我觸動真的很大,真的不能把這麼次的東西拿給別人看,看完直接決定拿掉自己片子幾場戲。兩次打破時空還挺好的,劇本原來想表達的點不差。但是拍的太糟糕,看的我如鯢在喉。很多細節,在學生組大家可能就是會放低自己要求,覺得只是欠佳,但在銀幕上真的就是垃圾。建議電影學院的朋友去看看,這樣的觀影經驗會很寶貴。一般觀眾好像真的看不齣戲的好壞,但我覺得這齣戲已經差到嚴重影響訊息的傳達了。我真太震撼了大家。
Xaviera
原以為是疼痛青春片,實際上卻是以一個家庭荒誕而狗血的兩代人為切入點,含蓄地批判計劃生育和重男輕女陋習的社會觀察,想法是大膽的但成片太避重就輕了,沉重無比的議題在充滿希望的結局裡輕飄飄地就略過去了,誰又替誰原諒了?
PubertyFairy
美術,造型,演員,有任何一part在05or07年麼…? 都是給艾莉亞老師
瑞波恩
#BJIFF2023#長片處女作拍成這樣很不錯了,每年「青蔥計畫」總有幾部爽片,原生家庭之殤的話題永遠拍不完。電影的立足點還算新穎,只是欠缺一點放飛自我與想像空間,且本子挖掘還不夠深化,有些劇情處理略牽強(比如男女主的兄妹設定就挺奇情)。假如撕掉「獨生子女」「單親」「失獨」「知青」等標籤,我們依稀看見的只是一朵未被好好呵護尊重就過早凋零的玫瑰花,她的成長軌跡也曾是許多人的青春。一個開放式結尾,幾位主演可圈可點,其中艾麗婭老師的表演最為驚喜(First影后實至名歸),塑造了一個偏執封閉自以為是不善溝通的中國式母親。映後與影迷們交流,都覺得有些壓抑,女主角本不該走上絕路,主創的想法未被完全呈現出來,看後意猶未盡……ps,片尾曲Joyside《命不該絕》好聽,映後龍凌雲導演很nice還幫大家簽名。
二月鳥語
4.3/10,電影化上算是今年主競賽目前做的比較好的,但劇本實在一言難盡,台詞寫的可以說非常爛,可惜了艾麗婭老師這麼牛逼的演技卻要講這麼爛的台詞,希望可以給艾莉亞一個最佳女主角。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表演被台詞的整的像喜劇,又一部看起來不錯實際上處理的很差的驚人首作~
開平彭於晏
【96】學生畢聯Plus,導演太怕觀眾看不懂自己在講什麼了,於是在剪輯上強調時間線,在台詞裡強調生長痛。尚語賢演得單薄,岳驍恪有一張故事臉但太青澀了,倆人的表現在艾莉亞老師的降維打擊下顯得故事僅剩矯情了。 ★★☆|何處生長
auspicious
影片立意在於反封建、反重男輕女,帶點懸疑感的青春疼痛片。結尾女孩沒有自殺,去過屬於她自己的人生,男孩成長了,釋然了,抬頭有光。希望他們好。片中的母親其實也很可憐,最可恨的不是父親這個角色嗎?出身封建農村大家庭,但考上大學,思想為什麼還這麼糟粕,沒有擔當,懦弱,不敢反抗,還低頭說不是我們的錯?希望女性都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藍河的風兒
Varqa Buehrer(貝爾)在《少年的你》之後再度奉上與青春傷痛題材高度適配的動人配樂,在影片抒發情感方面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動人心魄。而艾莉亞則生動地詮釋了什麼是「把2個字演出了20個字」的頂級演技,一個被劇作嚴重窄化的「惡媽媽」形像在她手裡化腐朽為神奇,有了糾結、猶疑與病態之愛的情感內餡。除此兩點以外本片實在只能說中規中矩,幾乎就是以非常順拐的思路摹寫了絕望的家庭代際關係與重男輕女的封建倫理荼毒,最後伴以一個寡淡曖昧的憂傷結局,不像《涉過憤怒的海》那樣在形式上激進,也不像《春潮》那樣在內容上深入,實在是兩邊不沾的尷尬境地。
hlses0
思索半天,因為今天這場是帶導演映後的,有一瞬間好像共情到了導演的苦澀,多給一星鼓勵,感慨現在什麼電影都至少需要一個七八年的跨度。電影本體兩星真不能再多了,未來國產電影教材里拉一整條時間線做類型統計圖,最近這兩年原生家庭題材直接一個珠穆朗瑪峰。確實被海報裡的那一抹藍色遮蔽了雙眼,真是太好看的一個顏色了。
塔倫提諾
難以置信的處女作,真正符合First驚人首作這個環節的作品,批判計劃生育的主題,父母對子女令人窒息的控制,雙線交織營造的懸念,包括對人物的塑造也都令人信服,還有一些非常個人風格的視聽語言讓觀眾印象深刻。是一部不管放在任何地方,用任何標準來判斷都算是一部好電影。
zayn
終於開評論了,怎麼說呢,這片子比昨天媒體場二位互相問候母親的同僚都尷尬。
艾栗子
#2022First#開場五分鐘我有種不祥的預感,這難道是今年的雨打芭蕉。 。事後證明真的是?從這種用豪華陣容精良製作重金投入包裝出一個爛故事的角度,真的和雨打芭蕉一模一樣。故事內核充滿狗血與刻意,與原生家庭的衝突方式陳舊得不像2022的片子,更不用說生怕觀眾看不懂的過度解釋與口號直出,而且毫無必要的懸疑感是為什麼,質感是在複製那種懸疑網劇?我是看了個隱密角落劇場版嗎?艾莉亞老師的演技是真牛逼,那麼做作的台詞都能令人信服,真可惜了。鼓勵分不給了因為看口碑應該是不需要了
朝陽區妻夫木聰
#16thFIRST# 這個片子算是我今年FIRST看到現在相對比較喜歡的一部了,製作完整成熟,導演有表達也有不錯的審美,雖然確實也有一些問題,但跟導演聊完其實也都解惑了,放到今年這屆一批「糙片」裡還是比較拔尖的。男性視角處理社會議題以及女性傷痛難免會有爭議,但那句透過男性之口說出的「就是我們的錯」已經是我能想到的在面對房間裡的大象時比較有力的回應了,即便還是可能會被指責是單方面自我感動,但這份勇氣和坦誠我還是get到了。三星半,導演加油。
庫伯力克死後
謝飛老師出品,李少紅監製,不是好馬遇上伯樂,而是伯樂養肥了馬
kylegun
《戲夢巴黎》會讓你後悔,樓盤電梯裡恐懼攙扶,族譜上不寫下名字,留守知青放棄遠方家產,床板底刻滿歲月詛咒控訴,前往瘋人院廢墟的路上一個擁抱,有情人終成姐弟;—這是時代的錯。 —不,這是我們的錯。但若說為啥選擇向海消失,感覺大多因為百合失戀……上一輩的直接傷害還不被允許詳盡敘述只能點到即止,這一輩的間接傷害已經可以狗血渲染到過猶不及了。故事合理性的不能細想之處挺多,情緒卻是到位了。雖然致敬人家岩井俊二《燕尾蝶》,但更像是湊佳苗式毒親之惡懸疑小說的傷痕文學本土化。國產獨立電影例牌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