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電影 電視劇 綜藝 動漫 18禁 陸劇短劇 排行
首頁 > 紀錄片 > 一切安好

一切安好 (2022)

  • 别名: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一切都會變好
  • 內詳 / 
  • 豆瓣評分:0.0
  • 更新時間:2024-03-05 10:59:23
  • 狀態:正片

暫無簡介

一切安好: 評論

Théo

选题也太大了,从人类史上的暴力到数字时代的媒介规训,超出了电影时长也超出了电影的形式——该本仔细观看的影像闪过得太快,微缩景观又过得太慢……

豆友210477422

零分 摆明了抄戈达尔

陈凭轩

黔驢技窮又一例

记忆错觉

2023-339

好巫婆行不改名

旁白冷峻坚硬,对生命/文明/现世/现实/权利/文化荒漠/自由以及一切的辛辣拷问,宛如地狱里的末世寓言。形式嘉年华,是酷的却难免隔靴搔痒;思想大杂烩,是聒噪冗赘的却不乏一针见血。仍值得一瞥。

FeiY

2022 Berlin

杜夫特

想起《金梦》和《残缺影像》,导演一再把那些灰暗历史带到台前,一次次的讲述是为铭记。

Mia

一颗星给电影形式

Nanso4

不是动物世界 而是动物农场 布景让我感觉 感觉动物revolution是发生在八十年前 然后塞进去了一些'现代科技'元素 另外想表达的东西太满 不如做做减法 que独裁者que的非常符号化 没什么劲 三星 多一星给小泥人

废话队长

阶级颠覆,摆布泥偶能达到许多人力达不到的魔幻时刻,一切确实都安的都挺好的

CosmoCandy

#Berlinale72# A highly provocative and aesthetically creative essay film that brings a perspective of anti-human centrism. 形式上非常非常「戈达尔」,泥塑人物很有创意,sound design与画面交织创造出令人压迫的观感。尤其是,动物与人类位置的互换并非原创,但本片让作为人类的观者在黑暗影院里直面人类之恶,并非简单同情被杀戮的动物,而能够在压迫而恐怖的氛围中进一步思考: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有没有希望? 也诚如各位豆友所言,议题选择过于臃肿,但它们的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加无法回避的问题。 “There are no modern times, believe me, only all forms of oppression.”

SleepWalker

微缩模型 黏土动画打造的大型装置艺术,声效设计结合自然景观的呈现提供良好观感,但呢喃的旁白催人欲睡,也难逃空讲道理的表达窠臼。

K-SchoLoss

6.5#问题并不出自题材或是先锋电影,而是如此贴近现实的题材,不拍成纪录片而是装置艺术,就只剩下了旁白的呐喊。况且寓言性的东西也不难懂

Methy

延续《辐射》对散文风格和archival image的运用,并加入了更容易让观众理解与进入叙事的粘土动画作为寓言故事的主轴,表现形式上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但从20世纪全体主义批判的角度来评论人类世、生态问题和网络文化等21世纪议题则是一个难以让人满意的狭窄视角。从其个人经历角度可以理解潘的出发点和思考模式,但从智力层面难以苟同——对《辐射》的一切不满在这里依然可以成立。

Lacrème

#柏林电影节 口罩这个大可不必,毕竟我们都是戴着口罩才能入场 正给着星呢,一转身主创团队居然在我身后

SaynomorE

潘礼德走出红色高棉的背景进而延伸至控诉世界性历史性的暴力,但结果却是以重复《残缺影像》的技术方式传递爆炸般的信息量、历史事件。 像是刻意让自己活在红色高棉的噩梦中,并以此为来源重复地创作着并没有什么新观点的东西(?)至少观感上是这样,但我理解潘礼德表示过如果自己不拍红色高棉是对自己的背叛

Q影誌

#Berlinale72主竞赛

字母君

近几年的潘礼德几乎是在以一种好莱坞拍续集的“复制 升级”思路拍片,如苦行僧般观看素材、制作木雕,无限的自我沉浸换来的只能是更多的麻木。当然,2020年代,电影本身就已经足够无力,尤其在当下正发生的、真实的战争面前,艺术确实什么也做不了,我们似乎也不能真的要求太多。

战将波舰金

潘礼德将柬埔寨历史中对于权力和自由的思考延展到更宽广的范畴,在他一贯着迷的历史剧场内不仅仅声讨排演者的“恶”,也声讨“观者”的恶,固执地试图使用同一套艺术家直觉认知来解释一切当下问题,靠某种疯狂来填补他很少更新的知识体系。

郑寻寻

通过营造恐怖感和血腥氛围,企图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去否定和矫正别人对世界的认知,自以为高级的人类动物世界统治秩序的倒置,结果讲的还是vegan、反科技、反意识形态的老药渣,影片内核就是“只要我反对现状我就是正确的!”,我竟然在柏林电影节看了一部精神极端分子的宣传片#72届柏林电影节

Heihachi

#filmex 收手吧潘老师…

Lies and lies

影像由残缺变丰盛,声景也分毫必现。以前“作者”低头摆弄泥偶,仍有爱的目光。现在一头扎进缩微世界,抬头不见天。唯有以另一世界目光观看此世界的影像时,令人怅然。

Heathcliff

#72ndBerlinaleWeltbetrieb 槽吐过了冷静回头想想觉得还是牛逼的,睡着的20分钟主要是赶场太累 信息量过载大脑直接当机,此刻甚至想再回头看一遍。

朝阳区妻夫木聪

#Berlinale Competition#

Ristange

@Berlinale 一部作品想承载的内容太多了 取材完全在迎合西方凝视 纸黏土的巧思也难以弥补主题和剧情的薄弱 瑜不掩瑕

blood orange

#72ndBerlinale 3.5《残缺影像》 《辐射》 …「声音设计」不错//杰出艺术贡献奖

许多熊

如果电影最开始的定义是移动的画面,我怀疑只有摄影机在移动算得上真正的电影吗? 我理解电影节有一些探索试听边界的选择,但这ppt都能整出来的东西除了刻奇到底探索在哪里了? 拍摄主体是放置在背景画前静止的,声音是持续运动且真实的,细想回去要做噩梦的程度就是说。完全不知道导演在干什么。#72nd Berlinale

HarperDie

如此大费周章地使用泥塑、木雕进行制作,三联画也晋级为六宫格,可肌理依旧是独断的政见输出,选取的素材更是毫无新意,充满着偏激。看似是技巧的进步,实则是水准不断倒退。

冰镇枕头

@ berlinale 野心大想制作成囊括人权环保革命等世界各种议题的epic film却变成epic failure

酱爆桑桑子

【1】体感潘礼德老师与韦斯安德森都走火入魔化。画面剪切都不重要,玩的就是形式。一个搞装修设计,一个搞建造,两个人应该合作拍造房子电影。任何情况都能成立的电影,用雕塑指代人物,然后在六宫格切四宫格转三宫格中制造和陈述自己的政治,阶级,高见,韦斯安德森看完相见恨晚的程度。雕塑展览配旁白解说,不应该是在电影院放,应该去博物馆哒~~

德小科

一部纯粹的gallery cinema,散文和檄文的杂合体。语调平缓悠扬、内容诗意抽象的旁白传达的却是潘礼德无法掩盖的愤怒和悲痛。他呐喊,“银幕即是权力”“电影是个怪物,它只关于攫取权力”,于是他坚持“手办电影”的自反形式来控诉电影的背叛:失去了调度,蒙太奇和声音成了仅剩的叙事工具,凝固的历史真实因此只能任他拼贴和切割。Mega criticism太大,诉求太多,潘礼德已经不再相信影像了,所以他选择保持痛苦,自我折磨。

须弥墩子

更适合送去柏林双年展:三面大白墙,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让网红们拍拍照,让第三世界的艺术接着搞,还能让白大人们赎完罪回去继续安稳觉。Hmmm, très beau.

一切安好: 相關推薦

最新柬埔寨紀錄片

一切安好: 詳細資料

暫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