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 評論
早睡早起增肥版
暮氣沉沉的一部電影
褻瀆電影
全程正反打的拍法,難怪會被坎城主競賽pass掉,從視聽的角度確實沒什麼好說的,大量的對話可以用冗長來形容,但是從主題表達上,可以有更多私人化的解讀。這就是老導演對記憶、時間和膠卷電影的理解吧,一張照片,一個象棋,電影可能就是記憶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感覺和印象,你要是這是奇蹟就是奇蹟吧。
迷宮中的站起來
觀感提不上去,感覺整體的處理都很費勁,結尾生硬
陀螺凡達可
震顫。角色說“電影的奇蹟止於德萊葉”,艾里斯沒有創造電影的奇蹟,但他重現了奇蹟:當記憶和靈魂都已經離我們而去,電影所承載的不再是歷史或回憶,它不同於一段旋律、一張圖像、一個直覺或一個眼神,它是所有這一切凝結而出的情感,是感性的、原始的、直接的、純粹的甚至失落的力量。
shirakawa
開幕與結尾的一身兩面人像雕塑點出了電影所追尋的問題:一面是女兒,另一面是父親,而什麼是自我,又何以理解自我。前一個小時冗長的對話讓我昏昏欲睡,後面柳暗花明,故事逐漸顯現出其厚度。我可惜於艾里斯不再將攝影機對準孩子與西班牙農村,影像也不像前作般詩意,反之,能感受到他三十年沈澱之重量。片中導演戲中的角色說:只有她(女兒)看我不同,導演角色也試著想幫失憶的好友找回從前的他。一切最終都指向電影:電影是否能引導觀者找到“自我”,找到“感受”。答案在最後一幕似乎已然明了,這是一部獻給電影的電影。
KID Y
9.2 開頭的引子是那個熟悉的維克多艾里斯,而後畫風一轉進入現代,沒有了神秘感的營造,而是透過通俗的情節劇來呈現電影最本初最清澈的特性:一曲探戈,一張照片,一顆棋子,一卷膠片...物件的重現是可追溯性的記憶,而影像的存在使它們流動起來,無論它是是否被塗抹,被隱藏,被損壞,有些東西仍然是不可摧毀的。 《閉上眼睛》將和它所承載的一切意義一樣不朽,shame on福茂!
宮唯明
一部純粹為電影而作的電影。就像戲中戲裡男主角找回巧舒,米格爾找回胡里歐一樣,導演維克多也在找回擱置了三十年的影像記憶,以此回溯到自身原初的熱愛。於是我們看到,戲中戲被另一半補全,米格爾的電影在戲院上映,胡里歐在觀影中似乎有了某種感知,一切因電影而起的事最終仍然選擇用電影解決
TWY
或許對維克多·艾里斯而言,時間、記憶甚至電影的主題都比不上那更加至高無上的,也就是“獨一無二的手勢”的主題,因此在平靜的筆觸中,他消除了任何過量的風格,從一張面孔到一首主題曲來製造當下的瞬間,而結尾對時間的收束發生了近乎暴力的效果,因為“獨一無二的手勢”也是“被禁止的手勢”,但矛盾的是,這也可能是我們需要電影的地方——別忘了《蜂巢幽靈》的開場,電影院裡有怪物。
33呀嘻嘻
正如影片本身,需要耐心。
舌在足矣
本片就像是一部在積灰塵的老舊倉庫裡無意被發現的遺片,但當光線重新將它投射到大銀幕上便恢復了往日的榮光,古典而迷人。復刻《赤膽屠龍》一段簡直讓人感動落淚
鮑伯粥
5.9/10 #NYFF61 無論是否可被或應被稱作對「電影」的情書或遺囑,其本身極為老舊的影像風格和組織方式都只會令人疲憊,那些本可以更為靈動更具備偶然性和嶄新的想像的尋人尋物的解密,最後變成了流水線式的詢問和告知。其所懷念的「電影」也依然被浸泡在單一的對歐洲敘述為中心的想像之中,無論是猶太/二戰/法國/海軍/中國僕從還是那個關於德萊葉的笑話。 「閉上眼睛」終成為了一種臨終時的浪漫主義,也就是片中片結尾的動作,更是本身結尾對於戲院中眾人臉龐與雙眼的直視。那些關於消失/離去和記憶的選擇/非選擇,都在幻想一種脫離時代脫離歷史的對於世界的陳腐地緣想像。 “我去過每一個有著海岸線的城市”,為殖民主義招魂的舉措,那麼這樣的離去與創傷似乎絲毫不值得令人緬懷,正如男主依舊使用的非智能機一般,一種對於媒介可能性的頑固抵抗。
Orpheus
6.5。時隔三十年才再度歸來的Erice已滿是暮年的痕跡,全然不復靈動與表達欲。前一個半小時冗長的對話戲滿是毫無張力的正反打,之後亦是在對前作中迷影情結亦步亦趨的模仿才找回一二分年輕時的風采。他的境遇一如片頭和結尾中不斷凝視的石像,仍保留著最璀璨時的樣貌,卻對歲月的蹉蹌束手無策。
寒枝雀靜
2.5 / 偶有靈光但整體是無法理解的拍法,每個人物眼中都只有太過綿軟的溫柔。
雕刻時光
關於找回的互文(或許還有另一層關係,維克多·艾里斯曾經寫過一個關於上海的劇本,01年出版成書《La promesa de Shanghai》,封面酷似片中的照片,內容未知,但我猜測和他本人經歷有關),也是維克多·艾里斯對電影愛意的表達方式,電影帶不來奇蹟,電影本身就是奇蹟,當一切如死灰一般存在,電影試圖喚起靈魂深處的記憶。福茂強行放在首映單元,卻是我心中今年的金棕櫚。
糖罐子.
近兩年看電影總是哭。今天看哭的第二部。
Peter Cat
真正熱愛電影的人才會拍出電影,也是維克多艾利斯自己的《電影是什麼》。或許,那些尋找的鋪陳和過渡太過於絮絮叨叨,讓這個迷人而又神秘的故事,不必要的冗長,讓主競賽也遠離了他。但這仍是一場動人的謝幕——在故事裡,電影能不能喚醒沉睡的記憶,並不重要;但電影是且一直會是人類關於時間最偉大的儀式。
黑色性感
#Cannes 記憶記憶。一個回溯記憶的過程。我們從老房子拿出來的糖果盒,從底片盒拿出來的底片。我們把它們安安靜靜放在一處,我不記得,但它們存在。我們死了,它們也還在。物件,影像,我們唯一的生命延續。友鄰說這部電影駁斥電影已死。用最最通俗的文本來宣示電影未死。他們在看我們,我們也在看他們。坎城沒放進主競賽甚至完成了「電影正在消亡」的重要一步。
哩哩啦啦
我的天哪,該死,睡了一個多小時,倒序跳進看也不礙,時常錯覺得曉得作品梗概也不枉費,哎,十佳,縱使如此,一句好話也講不出,各家準則各有各的狹隘,望參考
白斬糖
維克托艾里斯顯然來自一個被埋沒,只可被回望的巨人時代。一部僅在拍攝幽靈的電影:曲調,膠卷,舊廣告,書的扉頁,如果《榅桲樹陽光》關於如何留住陽光,那《閉上眼睛》就是關於如何等待蠟燭的熄滅。現實中已經只剩灰燼,所以像塔可夫斯基的最後一部電影,必須回到招魂術的過去,回到《蜂巢幽靈》的開始,一座放映膠卷的鄉村戲院。而失蹤的演員也顯然是艾里斯自我的指涉:在電影史神秘失蹤的二十年,只有電影才能將他帶回記憶中。
顏落寒
他轉身向大海走去,悲傷的國王竟然是「我」自己。閉上眼睛的瞬間,看見了命運的正反兩面。原來比電影更戲劇性的,永遠是每個人的生活本身。